碳盤查;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CBAM歐盟申報、碳足跡標籤及報告、ESG永續報告書/IFRS( S1、 S2) 、EcoVadis、TCFD報告書、CDP碳揭露問券計畫、碳權額度、碳抵換專案、國際倡議(RE100、SBTi)、低碳轉型顧問輔導
視窗右下角可放大
瀏覽權限開啟請洽客服
大家好,歡迎收看這部教育訓練影片——「氣候風險與機會探索」。
這部影片的目的是讓大家快速了解,什麼是氣候變遷,它為什麼和我們息息相關,以及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其中的風險與機會。
第一部分:世界氣候實況
在影片的開頭,我們會看到近年來全球氣候的最新狀況。
2023 年被稱為「全球沸騰時代的開始」,因為地球的平均氣溫不斷突破紀錄,暴雨、颱風、乾旱與熱浪的頻率與強度也持續增加。這些現象提醒我們,氣候變遷不是遙遠的話題,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第二部分:溫室氣體與氣候的關聯
接下來,我們會介紹溫室效應。
當二氧化碳濃度逐漸上升,全球溫度就會隨之升高。如果突破了 450ppm 的臨界點,就可能帶來超過 1.5°C 的升溫,並產生不可逆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國際社會努力推動「淨零排放」,希望能把氣候風險控制在可管理的範圍內。
第三部分:氣候風險與機會
影片的第三部分,會帶大家認識氣候帶來的挑戰與契機。
風險:極端天氣可能造成生活與經濟的損失,新的政策或規範也可能增加成本。
機會:轉型過程中,低碳科技、永續產品與創新解決方案,則為社會帶來新的可能性。
第四部分:揭露準則的演進
隨著氣候議題的重要性提升,全球開始要求更清楚的資訊揭露。
從過去的 TCFD 框架,到現在的 IFRS S2 標準,都強調要把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清楚地呈現在公開的資訊之中。這不僅有助於外界了解現況,也能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第五部分:氣候情境假設
影片中還會帶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未來氣溫持續上升,我們會面臨什麼挑戰?又可能有哪些新機會?
透過這樣的情境假設,我們可以在短期、中期、甚至長期,提前想像並準備可能發生的變化。
結尾
最後,我們準備了 Q&A 的互動環節,幫助大家釐清影片中的重點問題。
各位朋友,這部影片是我們的「基礎入門版」。
希望透過這次的學習,大家能夠理解:
氣候變遷是真實存在的挑戰。
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也都有機會參與改變。
從今天開始,我們都能更關注並思考自己的角色。
感謝您的收看,祝大家學習愉快!
視窗右下角可放大
瀏覽權限開啟請洽客服
開場
大家好,歡迎收看這部教育訓練影片——「溫室氣體盤查訓練課程」。
這是我們的 2025 年初級版(第一版),影片的目的,是讓大家建立對溫室氣體的基本認識,了解為什麼企業需要進行盤查,以及如何正確執行盤查流程。
第一部分:溫室氣體基本認知
在課程的開頭,我們會先介紹什麼是溫室效應,以及它與氣候變遷的關係。
溫室氣體的增加會讓地球像是「蓋上一層厚棉被」,導致全球溫度持續升高。這不僅改變了自然環境,也直接影響能源使用、產業運作與我們的日常生活。
因此,正確認識溫室氣體,是企業進行盤查與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利害關係人與預期使用者
接下來,我們會說明為什麼企業需要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以及誰會使用這些資訊。
利害關係人 包含政府、投資人、客戶與社會大眾;他們關心企業是否符合碳管制與永續要求。
預期使用者 包括:
國際客戶,要求供應鏈參與 CDP、SBTi、RE100 等倡議
金融機構,需要盤查資訊評估投融資風險
地方與國家主管機關,進行總量管制與政策規劃
舉例來說,台積電在 112 年的永續報告書中,就要求超過 100 家供應商回覆 CDP,並將氣候風險管理納入供應鏈合作的核心條件。
第三部分:如何執行碳盤查
影片的第三部分,會帶大家進入碳盤查的核心流程。
我們會比較 ISO 14064-1 與 GHG Protocol 的差異,並說明「組織邊界」與「報告邊界」的劃分方式。
接著,我們會進行排放源鑑別的演練,幫助大家了解如何蒐集活動數據,並依據不同範疇(Scope 1、2、3)進行分類。
這一步驟不僅是盤查的基礎,也是後續進行第三方查證與設定減碳目標的前提。
第四部分:碳盤查的重要性與應用
完成碳盤查之後,這些數據會如何被應用?
企業能透過盤查結果,設定短中期的減碳目標
董事會與管理層能將氣候納入商業策略
金融機構與投資人能據此評估風險與機會
同時,盤查數據也是參與 碳揭露計畫(CDP)、科學減量目標倡議(SBTi) 與 再生能源 100%(RE100) 的必要基礎。
換句話說,碳盤查不只是合規要求,更是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工具。
第五部分:Q&A 與互動
在影片的最後,我們安排了 Q&A 環節,幫助大家釐清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例如:
為什麼要劃分組織邊界與報告邊界?
如何蒐集不同類型的排放數據?
盤查與查證的差異是什麼?
視窗右下角可放大
瀏覽權限開啟請洽客服
開場
大家好,歡迎收看這部教育訓練影片——「內部查證人員訓練」。
這是我們的 2025 年初級版(第一版),影片的目的,是讓大家了解什麼是溫室氣體(GHG)內部查證,為什麼它對企業至關重要,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建立正確的查證流程與技巧。
第一部分:內部查證基本觀念
在課程的開頭,我們會先介紹內部查證的基本觀念。
查證的主要目的,是確認盤查資訊的 完整性、一致性、透明性與準確性,並檢查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與利害關係人的要求。
查證類型分為:
內部查證:組織自行進行,通常依據 ISO 14064-1 條文來規劃
外部查證:包括第二者查證(如政府或客戶)與第三者查證(獨立公正的第三方機構)
同時,我們也會介紹「保證等級」,例如合理保證與有限保證,讓查證人員能依據需求選擇合適的方法。
第二部分:GHG 盤查程序與常見問題
在影片的第二部分,我們會說明 GHG 盤查程序,並探討查證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企業在進行外部查證之前,必須先完成內部查證,並備妥必要文件,包括:
溫室氣體排放清冊
溫室氣體報告書
相關的管理程序書
常見的查證問題包括:
排放源是否正確鑑別?有沒有遺漏?
範疇劃分是否正確?
活動數據蒐集方式是否正確?單位有沒有轉換錯誤?
排放係數是否引用正確?來源是否透明?
透過這些檢查,我們能避免因數據錯誤而導致的查證風險。
第三部分:內部查證流程與技巧
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說明完整的內部查證流程。
查證步驟通常可分為五個階段:
邊(邊界設定)
源(排放源鑑別)
算(當量計算)
報(文件化與原則性揭露)
查(進行內部查證)
在執行查證時,常用的方法包含:文件審查、現場訪談、取樣核對與數據比對。
這些技巧能幫助查證人員確認數據的可靠性,並在必要時提出矯正措施。
第四部分:內部查證的重要性
最後,我們會強調內部查證的重要性。
查證不只是形式上的檢查,它的核心價值在於:
確保溫室氣體數據的品質
提升企業面對碳權管理與減量要求時的可信度
幫助企業持續改善碳盤查流程,建立長期競爭力
查證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查證人員的專業能力與熟練程度。因此,每位查證人員都需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與嚴謹的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