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CBAM歐盟申報、碳足跡標籤及報告、ESG永續報告書/IFRS( S1、 S2) 、EcoVadis、TCFD報告書、CDP碳揭露問券計畫、碳權額度、碳抵換專案、國際倡議(RE100、SBTi)、低碳轉型顧問輔導
以下純屬供參考,詳細準確資訊請參照產業發展署官網及相關申請須知為準
參考資料來源/以「中小型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9人以下升級轉型個案補助」申請須知
背景:介紹補助計畫的背景,包括全球面臨的氣候變遷挑戰、低碳轉型的全球趨勢,以及台灣政府推動產業升級、增強經濟韌性的政策背景。
目的:說明補助計畫的主要目的,包括促進中小型製造業進行低碳和智慧化轉型,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提升產品競爭力,並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期望成果:探討透過此補助計畫實施後,期望達到的具體成果,如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優化、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貢獻。
申請主體:詳細說明可申請本補助的製造業類型、企業規模(特別是9人以下的中小型製造業),以及必須符合的法律登記要求。
不符合資格的情況:列舉哪些情形下企業將不符合申請資格,例如違章工廠、陸資企業、銀行拒絕往來戶等,以及如何避免或解決這些問題。
必要文件:詳述申請補助所需準備的所有文件及證明,強調準備這些文件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
低碳化項目:詳細說明低碳化相關技術和項目,包括能源效率提升、碳排放減少技術、綠色生產流程等。
智慧化轉型:探討智慧化轉型包括的技術和管理創新,如數據分析、自動化生產、供應鏈管理優化等。
具體案例:提供成功案例或潛在應用範例,以幫助理解補助項目的實際應用和效益。
補助原則:說明補助金的計算原則,包括補助金額不得超過項目總經費的50%等。
金額上限:具體說明每個補助項目或總計畫的補助金額上限。
資金使用指南:提供補助資金的使用指南和限制,確保資金被有效和合理地使用。
審查流程:詳細介紹從提交申請到審查結果公布的整個流程和時間線。
審查標準:解釋審查過程中的主要考量因素和標準。
常見問題及解答:提供在審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及其解答,幫助申請者更好地準備申請材料。
簽約流程:說明一旦申請被核准後,如何進行簽約,包括簽約的時限和必要的文件。
執行指南:提供補助金項目執行階段的指南,包括項目管理、進度報告和財務管理等。
結案和追蹤:介紹項目結案的流程和要求,以及如何進行項目效果的後續追蹤和評估。
A1. 前期準備歸納低碳邊界:
確定低碳計畫的範圍和界限,包括影響評估、目標範圍,以及可能的減排領域。
A2. 組建團隊及帳號註冊:
建立專案團隊,分配角色和責任,並在相關平台或系統中註冊帳號以進行後續操作。
A3. 盤點低碳措施項目:
識別並列出可實施的低碳措施和項目,包括能源效率提升、再生能源使用、廢棄物管理等。
B1. 計算或設定基線情境:
根據過往的數據和情況設定基線,以評估低碳措施實施前的碳排放水平。
B2. 設定低碳專案情境:
規劃並定義低碳措施實施後預期達到的情境,包括減排目標和改進措施。
B3. 績效指標驗收標準:
設定評估低碳專案成功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和驗收標準。
C1. 計畫書撰寫:
編寫詳細的計畫提案書,說明計畫目標、方法、預期成果、時間表和預算等。
C2. 計畫經費認列:
詳細列出計畫的財務預算,包括各項措施的預計成本和資金來源。
C3. 線上提案申請:
通過指定的平台或系統提交計畫提案,完成申請流程。
D1. 經費科目及金額調整:
根據審核反饋或項目實際需要,對計畫預算的科目和金額進行調整。
D2. 核准修正審委修改事項:
針對審核委員會提出的修改建議,進行計畫內容的修正和更新。
D3. 膠裝簽約:
完成計畫修正後,將最終計畫書進行膠裝,並與相關方進行簽約確認。
E1. 按KPI驗收項目收集資料:
根據設定的KPI,收集相關數據和證據,用於評估計畫實施的效果。
E2. 低碳活動數據收集:
記錄和收集實施低碳措施過程中的相關活動數據。
E3. 基線情境及專案情境分析:
對比基線情境和實施後的專案情境,分析低碳措施的實際效果。
F1. 期中工作項目驗收指標報告:
在計畫執行的中期,提交工作項目的進度和達成的KPI報告。
F2. 期中會計驗核銷憑證報告:
提供計畫經費使用的財務報告,包括支出的憑證和證明。
F3. 期末膠裝報告:
計畫結束時,整理和提交包括計畫成果、效益分析、經費使用等在內的最終報告,進行膠裝裝訂。
這些定義可作為您計畫管理和執行的指導。每個階段都需要細心規劃和持續的監督,以確保計畫目標得以達成。
「中小型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9人以下升級轉型個案補助」輔導架構 /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
「中小型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9人以下升級轉型個案補助」計畫的KPI甘特圖 /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