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CBAM歐盟申報、碳足跡標籤及報告、ESG永續報告書/IFRS( S1、 S2) 、EcoVadis、TCFD報告書、CDP碳揭露問券計畫、碳權額度、碳抵換專案、國際倡議(RE100、SBTi)、低碳轉型顧問輔導
CBAM(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碳邊境調節機制)是一種旨在防止碳泄漏和保護具有較高碳價格國家企業的競爭力的政策工具。此機制通常涉及對進口商品徵收額外的碳費用,這些商品來自於未對碳排放進行嚴格調控或碳價格較低的國家。CBAM 旨在確保進口商品在成本上與在內部市場生產並支付碳排放成本的商品保持公平競爭。
CBAM 憑證購買需求時機
CBAM 的具體操作細節依賴於實施該機制的國家或地區的具體政策。以下是一般情形下需要購買CBAM憑證的時機:
1. 進口商品:當企業進口的商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未被原產國的碳價格充分反映時,該企業可能需要購買CBAM憑證。這意味著如果原產國的碳排放成本低於進口國的相應成本,進口商需補足這一差額。
2. 政策生效時:只有當進口國正式實施CBAM政策且政策生效後,相關企業才需開始購買憑證。例如,歐盟計劃於2023年開始試行CBAM,並計畫在2026年全面實施。
3. 特定產品類別:通常CBAM專注於碳密集型的產品,如鋼鐵、水泥、鋁、肥料和電力等。如果進口這些產品,企業則需了解相應的政策要求和憑證購買程序。
4. 符合規範的報告:進口商需根據規定報告其進口商品的碳排放量,以確定需購買憑證的碳排放量和相應的成本。
購買CBAM憑證的具體時機和過程將受到相關政策細則和指導的影響,進口商應密切關注政策動向,並準備相應的合規措施以應對新的貿易條件。在進行進口活動前,了解和評估CBAM的影響是非常必要的,這有助於規避潛在的財務風險並制定更具成本效益的業務策略。
相應的進口產品排放量以何標準決定須購買CBAM憑證?
在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下,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決定是否需購買CBAM憑證的標準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產品特定基準排放量(Benchmark Emissions):
· 每種產品類別可能有設定的基準排放量,這通常是根據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平均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來確定的。
· 如果進口產品的實際排放量超過了這一基準,進口商則需要為超出部分購買CBAM憑證。
2. 產品生產國的碳價格(Carbon Pricing of Production Country):
· 如果產品的生產國已實施碳定價機制(如碳稅或碳交易系統),則需考慮這些成本是否已涵蓋相應的碳排放。
· 進口國的CBAM計算將扣除生產國已支付的碳價格部分,只對未被覆蓋的碳成本部分進行補償。
3. 進口國的碳價格與政策(Carbon Pricing and Policy of Importing Country):
· 進口國會根據自身的碳價格和氣候政策設定相關的碳排放標準。
· 這通常意味著進口商需要根據進口國的氣候政策和碳定價機制購買足夠的CBAM憑證以覆蓋進口產品的碳排放。
4. 產品類別和排放記錄(Product Categories and Emission Records):
· 特定的產品類別,如鋼鐵、水泥、化肥等高碳排放產品,將是CBAM關注的重點。
· 進口商需要根據這些產品的具體排放記錄來決定必要的憑證購買量。
5. 第三方驗證(Third-Party Verification):
· 為確保透明性和準確性,進口的碳排放量可能需要通過第三方驗證。
· 這有助於確保所有數據的準確性和符合規定的要求,並有效地計算應購買的CBAM憑證數量。
進口商需要密切關注進口國的相關政策變動,並準備相應的文件和證明材料來支持其產品的碳排放申報。這包括從生產到運輸過程中的所有碳排放數據,以便正確計算需購買的CBAM憑證數量。
進口產品實際排放量基準為何?超出多少部分須購買CBAM憑證?
CBAM(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的實施細節會因具體的政策和實施地區而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則通常遵循下面的模式:
進口產品的實際排放量基準設定
1. 行業基準設定:
· 進口國會根據每個行業的典型碳排放數據來設定基準排放量。這些基準排放量通常基於該行業內最有效率或者技術最先進的生產方式的平均碳排放數據。
· 例如,對於鋼鐵行業,可能會參考全球範圍內最低碳排放的10%的生產設施來設定基準排放量。
2. 具體產品基準:
· 特定產品的基準排放量也會根據產品類型、生產過程和使用的原料等因素進行調整。
超出部分的憑證購買要求
1. 碳排放量計算:
· 進口商需要根據產品的生產詳情計算出每個產品的實際碳排放量。
· 這可能需要從生產國獲取的詳細生產過程數據和排放記錄。
2. 超出基準的計算:
· 如果進口產品的實際碳排放量高於設定的基準排放量,進口商需要為超出部分購買CBAM憑證。
· 購買的憑證數量通常按照每噸CO2排放超出的部分來計算。
3. 憑證價格:
· CBAM憑證的價格通常與進口國的碳定價機制相關,例如碳稅或者碳交易市場的價格。
· 憑證價格可能會隨市場條件和政策調整而變動。
實施的挑戰
數據獲取和驗證:確保從海外供應商處獲取準確、完整的生產和排放數據是一大挑戰。
遵守和執行:對進口商而言,遵循新的規範和執行過程可能涉及額外的行政和監管負擔。
目前,CBAM主要由歐盟推進,並計畫於2026年全面實施,進口商需密切關注具體的政策動向和實施細節,以便及時調整策略並合法合規地進行國際貿易活動。
超出排放基線(排放許可上限),需要購買多少張CBAM憑證?如何訂標準?
CBAM(碳邊境調節機制)的實施細節包括如何確定需要購買多少張憑證以及標準的設定方式,這些都依賴於實施此機制的具體法規和政策。以下是一般過程中關於碳排放基線超出部分購買CBAM憑證的計算方法和標準設定原則:
憑證購買計算方法
1. 確定產品的實際排放:
· 首先,需要計算或獲取進口產品的實際碳排放量。這通常需要詳細的生產過程數據,包括所用能源類型、原材料來源等。
2. 比較基準排放量:
· 將產品的實際排放量與CBAM規定的產品類別相應的基準排放量(排放許可上限)進行比較。
· 基準排放量通常是根據該產品類別中效率最高的生產方式來設定,或者是該類產品的平均碳排放標準。
3. 計算超出部分:
· 如果實際碳排放量超過了基準排放量,則需為超出的每一單位碳排放(通常以噸CO2計)購買相應的CBAM憑證。
標準的設定方式
1. 基準設定原則:
· 基準排放量的設定會考慮到行業平均水平、技術可行性和環境目標等因素。
· 歐盟等地區可能會進行市場調查和科技評估,以確保基準的設定既科學又具有挑戰性,促進產業升級和環保技術的應用。
2. 政策制定過程:
· 制定基準和CBAM政策時,政府或相關機構通常會進行廣泛的利害關係人諮詢,包括行業協會、企業、環保組織和科研機構。
· 這有助於確保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並獲得行業的廣泛支持。
實施效果評估和調整
隨著CBAM政策的實施,可能會根據實際效果和市場反饋進行周期性的評估和調整。
這包括對基準排放量的定期更新,以反映新的技術進步和市場變化。
因此,具體需要購買多少CBAM憑證,以及如何設定基準排放量,將依賴於所在地區的具體CBAM實施法規。進口商需要密切關注進口國的相關政策動向,並與專業的碳管理顧問或法律顧問合作,以確保合規並最大化營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