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CBAM歐盟申報、碳足跡標籤及報告、ESG永續報告書/IFRS( S1、 S2) 、EcoVadis、TCFD報告書、CDP碳揭露問券計畫、碳權額度、碳抵換專案、國際倡議(RE100、SBTi)、低碳轉型顧問輔導
前言
應對氣候變遷的浪潮中,金融業逐漸承擔起揭露氣候風險的責任,特別是對投資組合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衡量和披露。投信業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需了解其管理的投資組合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溫室氣體排放所帶來的財務風險。透過國際準則如IFRS S2(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Standard 2: 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氣候相關揭露標準),投信業必須揭露其範疇三碳排放(Scope 3),即投資組合中間接產生的碳排放。本文將探討如何應用PCAF(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碳會計金融聯盟)的方法來進行這些碳排放的計算和揭露。
金融機構的碳排放揭露愈發受到關注,特別是在投資組合中的範疇三(Scope 3)碳排放揭露方面。範疇三涵蓋了供應鏈及投資活動中所有間接產生的碳排放,這對於金融機構而言是一項重要且複雜的挑戰。
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壓力下,金融機構的碳排放揭露愈發受到關注,特別是在投資組合中的範疇三(Scope 3)碳排放揭露方面。範疇三涵蓋了供應鏈及投資活動中所有間接產生的碳排放,這對於金融機構而言是一項重要且複雜的挑戰。透過PCAF(碳會計金融聯盟)的方法學,金融機構可以更準確地計算並揭露範疇三的碳排放數據。
一、碳排放範疇介紹
根據國際標準,碳排放分為三大範疇:
範疇一(Scope 1):直接碳排放,包括企業自身運營過程中如燃料燃燒所產生的排放。
範疇二(Scope 2):間接碳排放,來自於購買的能源,如電力和熱能。
範疇三(Scope 3):其他間接排放,包括供應鏈和投資活動的碳排放,這是投信業最關注的部分,因其代表著投資組合中的公司或基金的溫室氣體排放。
範疇三中的碳排放對金融機構來說最為複雜,需要考慮其投資組合內所有企業的碳排放數據。這就要求投信業使用PCAF方法學來準確地量化投資組合中的碳排放。
範疇三的碳排放包括供應鏈和金融機構的投資活動,具體劃分為15個類別,涵蓋了上下游企業活動中的碳排放。為了便於理解,下面的表格詳細列出範疇三的主要類別及其應用範圍:
範疇三中的碳排放對金融機構來說最為複雜,需要考慮其投資組合內所有企業的碳排放數據。這就要求投信業使用PCAF方法學來準確地量化投資組合中的碳排放。
GHG Protocol Emission Scopes-3 投資排放區分表
範疇三投資排放的計算方法
範疇三中的第15類投資排放是投信業的重點,這包括了投信公司對其投資組合中的碳排放承擔責任。這一類的碳排放計算主要依據PCAF提供的框架,具體步驟如下:
收集投資標的的排放數據:從投資標的的年報或溫室氣體報告中收集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排放數據。
計算歸因因子:依據投信公司在投資標的中的持股比例計算歸因因子。
計算承擔碳排:將投資標的的排放數據與歸因因子相乘,得出投信公司對該企業的碳排放承擔量。
進行匯總:將所有投資標的的承擔碳排進行匯總,以計算整個投資組合的範疇三碳排放。
在投信業中,範疇三的揭露不僅僅是一個數據披露的問題,更關乎到如何管理和減少投資風險。隨著全球對氣候風險的認識加深,金融機構必須運用碳排放數據來識別高風險投資標的,並採取行動降低投資組合的碳足跡。同時,這也是一個機會,投信公司可以通過對低碳企業和永續發展相關領域的投資,提升其投資組合的可持續性,並滿足市場和監管機構對碳揭露的要求。
二、PCAF 方法解析
PCAF 提供了一套標準化的工具,幫助金融機構計算其投資組合的碳排放,並將其結果納入投資決策中,以識別高碳排風險。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數據收集(Data Collection)
投信業首先需要收集投資標的的碳排放數據,尤其是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來自企業的年度報告或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如果無法獲得具體數據,則可使用行業平均數據進行估算。此外,企業價值(EVIC,Enterprise Value Including Cash)也是計算中的關鍵數據。
2.計算投資排放歸因因子(Attribution Factor)
投資排放歸因因子是計算投資組合碳排放的關鍵因素,反映了投信業在特定企業中持股的比例,並據此推算該企業的排放量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這一過程可以幫助投信業更精確地量化其投資活動中的碳排放。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投資排放歸因因子/資料來源/PCAF
For Example : 假設投信公司(自有資金)在A企業中持有200萬美元的股票,而該企業的EVIC(企業價值)為20億美元,則投資排放歸因因子為0.01,即1%。
3.計算承擔碳排(Financed Emissions)
承擔碳排是根據投信公司持股比例計算出來的碳排放。公式如下:
承擔碳排=碳排放量×歸因因子
For Example : 假設某企業每年的範疇一和範疇二碳排放量為 12,000 噸 CO2e,而投信公司持有該企業 10% 的股份,則該企業對投信公司投資組合的承擔碳排為 1,200 噸 CO2e。
4.計算投資組合的碳足跡(Portfolio Carbon Footprint)
碳足跡是用來衡量每百萬美元投資對應的碳排放量的指標,具體公式如下:
投資組合碳足跡/資料來源/PCAF
這一指標用來衡量投信公司投資組合的碳排放強度,幫助投信公司比較不同投資策略的環境影響。
5.加權平均碳密度(Weighted Average Carbon Intensity, WACI)
WACI 是另一種用來衡量投資組合碳排放強度的指標。它考量了每一投資標的相對於其營收的碳排放量,並根據該標的在投資組合中的比例進行加權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碳密度/資料來源/S&P Global/Dow Jones Indices/標準普爾道瓊斯指數
投信業財務碳排放計算的實際應用
For Example : 假設某投信公司投資於 A 公司、B 公司和 C 基金,並已收集到以下數據:
計算歸因因子:
A公司:160/2,000 = 0.08
B公司:290/2,500 = 0.116
C基金:350/3,000 = 0.117
計算承擔碳排:
A公司:9,000 噸 CO2e × 0.08 = 720 噸 CO2e
B公司:11,000 噸 CO2e × 0.116 = 1,276 噸 CO2e
C基金:15,000 噸 CO2e × 0.117 = 1,755 噸 CO2e
計算總承擔碳排:
總承擔碳排 = 720 + 1,276 + 1,755 = 3,751 噸 CO2e
計算碳足跡:
假設總投資額為 800 百萬美元,則碳足跡為:
公式中的 (10的6次方)
作用是將結果以每百萬單位進行標準化處理。這是因為碳足跡通常以每百萬美元或百萬貨幣單位來表達,這樣有助於更清楚地展示投資活動的碳排放強度。
代表的是 每百萬,確保計算結果以每百萬單位表達,即「每百萬美元投資產生的碳排放量」。這種標準化的表達方式使得不同投資組合的碳排放強度具有可比性,無論投資總額大小如何。
金融機構在衡量投資組合碳排放時,使用PCAF方法能夠提供一套透明且系統化的方式,這有助於提升對投資組合氣候風險的認識,並推動企業向低碳經濟轉型。隨著IFRS S2對碳排放揭露要求的加強,投信公司應積極採用標準化的碳會計方法,進一步提高其永續投資能力,並滿足市場對於環境資訊透明度的要求。
金融機構在衡量投資組合碳排放時,使用PCAF方法能夠提供一套透明且系統化的方式,這有助於提升對投資組合氣候風險的認識,並推動企業向低碳經濟轉型。隨著IFRS S2對碳排放揭露要求的加強,投信公司應積極採用標準化的碳會計方法,進一步提高其永續投資能力,並滿足市場對於環境資訊透明度的要求。
範疇三碳排放揭露的挑戰與機會
在投信業中,範疇三的揭露不僅僅是一個數據披露的問題,更關乎到如何管理和減少投資風險。隨著全球對氣候風險的認識加深,金融機構必須運用碳排放數據來識別高風險投資標的,並採取行動降低投資組合的碳足跡。同時,這也是一個機會,投信公司可以通過對低碳企業和永續發展相關領域的投資,提升其投資組合的可持續性,並滿足市場和監管機構對碳揭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