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CBAM歐盟申報、碳足跡標籤及報告、ESG永續報告書/IFRS( S1、 S2) 、EcoVadis、TCFD報告書、CDP碳揭露問券計畫、碳權額度、碳抵換專案、國際倡議(RE100、SBTi)、低碳轉型顧問輔導
什麼是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
所謂碳交易體系,係針對歐盟境內超出企業自身碳排放許可範圍,需要經過第三方交易平台購買超出的排放許可額度的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全名為歐洲聯盟溫室氣體排放交易體系,EU ETS是世界上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碳交易市場之一,它是歐洲聯盟(EU)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實施的關鍵政策工具。EU ETS的核心目標是鼓勵企業降低碳排放,通過碳交易和碳定價的方式,鼓勵歐盟國家及參與國家的企業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及促進清潔能源的使用機制,並推動永續經濟發展。EU ETS詳細的背景、運作原理、目標、成效以及對氣候政策的影響如下。
一、背景與沿革
EU ETS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5年正式啟動,是作為歐洲聯盟早期采取的氣候政策之一。歐盟在1990年代初期就開始關注氣候變化問題,並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中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實現這一目標。
於2003年歐洲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指令(EU ETS指令)的基礎上建立的,該指令為歐洲境內的工業、能源和運輸部門確立了碳排放限額。這個系統的實行旨在降低碳排放,推動企業投資於更清潔和環保的技術,並為歐洲達成2020年和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奠定基礎。
二、運作基礎
EU ETS的運作原理可以總結為以下步驟:
1. 碳排放限額分配(總量管制):
歐洲聯盟確定每個參與的國家和企業的碳排放限額及排放上限。以歐盟整體目標為基準再分配與各參與的國家,這些限額通常根據歷史排放數據和產業特性進行分配。
碳排放限額被歐洲聯盟指定的國家和企業視為權利,這些權利被稱為碳排放許可證。
2. 分配排放許可:
參與國家將這個排放上限分為碳排放許可證(Emission Allowances),然後分配給參與國內的企業和機構。每項許可證代表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權。
3. 碳交易市場:
企業或機構可以自由買賣這些排放許可權利,藉此形成碳權交易市場。假設某家企業排放總量超出其持有的排放許可總量,該企業或機構就必須向第三方或向外部額外購買的碳排放許可或承受超額排放罰款。如果一家企業排放總量低於其持有排放許可上限,即可以向外部出售多餘的許可權額度。
4. 碳公開定價:
碳排放許可證的價格係由自由市場供需法則狀況決定之。當碳排放限額減少時,價格可能會因為企業或排放機構因應上的需求而需求上升,藉以鼓勵企業降低碳排放,就公司短中長期的投資、經營方式、生產技術或設備、決策投資於清潔技術作為決策指標。
5. 排放權空間不足之彌補:
如果企業無法在市場上購買足夠的碳排放許可證,企業或機構可能需要參加一些氣候項目計畫,例如碳抵銷專案,以彌補其不足的排放權空間。這些項目包括植樹、氣候友好的能源項目等。
6. 逐步降低排放上限:
在每個交易期間,歐盟將逐漸減少緊縮排放權上限,以鼓勵企業實現更多的碳排放量減少。這種逐漸降低及強化限制的機制有助於長期減排目標的實現。
7. 嚴格監管與審核:
EU ETS針對總量管制及監督標準非常嚴格,有專門的機構和程序負責監管和審核參與企業溫室氣體的碳排放量、減碳措施狀況及相關數據,以確保報告的真實性與正確性。
三、EU ETS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目標
EU ETS的主要目標包括:
1. 減少碳排放:
通過設立碳排放限額,EU ETS鼓勵參與企業或機構降低碳排放量,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率,進而減緩極端氣候的快速變化。
2. 推動創新:
碳交易市場為企業提供了與經濟活動的激勵因素,鼓勵企業與機構投資於清潔和環保技術,促進創新。
3. 實現經濟效益:碳市場的運作可以為參與者帶來經濟效益,並有助於提升歐洲經濟的可持續性。
4. 支持氣候政策:EU ETS是歐洲聯盟氣候政策的一部分,支持歐洲的氣候目標,包括溫室氣體減排和可再生能源發展。
四、運作績效及影響
自EU ETS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成立以來,歐盟碳交易機制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效:
1. 碳排放減少:
EU ETS有助於歐洲碳排放的減少,成功降低了歐盟內的碳排放。多年以來根據歷史數據,相關參與企業已經降低了其碳排放總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歐盟的氣候中和的終極目標進程,更有助於推動歐洲的工業和能源部門實現更高效的能源使用和減碳。
2. 全球標竿:
EU ETS成為了全球碳市場的標竿,啟發了其他國家和地區建立類似的碳交易體系。它在國際氣候談判中也扮演了積極的角色。
3. 資金支持:
通過拍賣碳許可證,EU ETS產生了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可以用於氣候項目和減排碳措施的支持。
4. 碳市場發展:
EU ETS的碳市場交易機制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之一,吸引了眾多參與者和眾多投資者參與碳交易市場的交易量。
5. 促進清潔能源:
碳市場價的存在鼓勵企業決策投資於清潔能源及生產模式,並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未來及市場壯大。
6. 經濟效益:
碳交易市場為企業提供了營業資源精進的指標效益及經濟效益或長期營運標的項目,同時也為各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提供了相關稅賦稅收收入,藉以支持全球氣候政策和相關的氣候專案,從而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
五、對氣候政策的影響
EU ETS對氣候政策的影響是正面積極的,不但提供了一個強大的經濟激勵機制,亦鼓勵減碳指標和清潔能源、再生能源的使用需求增大。然而,該體系也面臨了一些挑戰和批評:
1. 價格波動影響投資:
碳市場交易價格在過去曾經出現過相當的劇烈波動,這可能會對企業的計畫效益和投資政策產生不確定性的因素存在。
2. 許可分配之公平性:
碳排放許可證的分配方式引起爭議,亦有認為該碳排放許可的額度應該更臻於公平,以確保對所有參與者因參與碳減量的活動與該項受影響的經濟效益得以均衡。
3. 碳洩漏:
有些企業可能會因為區域碳賦稅或區域政府政策課予碳費造成營運成本增高,而將製造供應端遷移到未課徵碳稅或碳費的第三國家進行生產製造,藉以避免EU ETS的排放許可額度的限制,這可能導致實際的產品碳排放量的統計或單位產品的碳成本有"漏判斷",而不是真實的減碳現象。
四、未來應挑戰或可能的發展
儘管EU ETS取得了一些影響及成就,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可能改進的空間:
1. 價格波動:
碳嘉義市場價格在過去曾經出現劇烈波動,這可能導致碳交易市場缺乏穩定條件而間接影響投資參與意願度。
2. 排放權或許可額度分配:
碳排放權獲許可額度的分配方式可能有未臻於公平性之疑慮,並且容易受到政治力和相關利益者的壓力影響其客觀之疑慮。
3. 擴展至其他行業:
EU ETS主要集中在能源部門和工業部門單位,未來的挑戰應盡量將碳交易市場的影響力擴展至其他行業或產業,例如;交通產業和農畜牧業。
4. 提高碳價格:
歐盟相關機關應該需要考慮提高碳排放賦稅或碳費的價格,以更有效的反映未進行碳自主管理或投入氣候政策的碳排放風險及社會成本,鼓勵更積極的進行減碳行動。
EU ETS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是歐洲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工具,為碳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成功的範例或指標。亦證明了碳指標化及內外部碳價制定的潛力,以實現減碳目標,並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當然,此項措施也需要不斷精進改進,以因應不斷變化的極端氣候挑戰。歐盟應該繼續在碳交易和氣候行動方面這兩大領域發揮領導作用,並希望將其成功經驗擴展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