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CBAM歐盟申報、碳足跡標籤及報告、ESG永續報告書/IFRS( S1、 S2) 、EcoVadis、TCFD報告書、CDP碳揭露問券計畫、碳權額度、碳抵換專案、國際倡議(RE100、SBTi)、低碳轉型顧問輔導
何謂碳足跡標籤?
碳足跡標籤是一種證明(參酌圖1-1.碳足跡標籤標章),顯示一項產品或服務從原料採購、生產、運輸、使用到最終處置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這種標籤旨在提供透明的碳排放資訊,讓消費者在購買決策時能考慮到產品的環境影響。碳足跡標籤不僅幫助消費者做出更環保的選擇,也促進企業在供應鏈中實施更有效的碳減排措施。
產品碳足跡標籤是指量化並標示一個產品從原料採購、製造、運輸、使用到廢棄等生命週期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標籤。這種標籤幫助消費者了解購買和使用產品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從而做出更環保的選擇。
取得碳足跡標籤對企業產品的優勢
提升品牌形象:在日益增長的環保意識中,展示企業對於環境責任的承諾可以顯著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增加市場機會:許多政府和企業在採購時優先考慮具有碳足跡標籤的產品,這為產品開拓新的市場和銷售渠道提供了機會。
促進產品創新:為了減少碳足跡並獲得標籤,企業可能需要尋找新的原料來源、改進生產過程或採用更高效的物流方案,從而激發創新。
提高運營效率:分析和減少產品碳足跡的過程可以幫助企業識別和實施成本節約措施,例如能源效率的提升和廢物的減少。
增強消費者信任:提供準確的碳足跡資訊可以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尤其是對那些尋求可持續和環保產品的消費者。
符合法規要求: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加強,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要求產品提供碳排放資訊。擁有碳足跡標籤的產品將更容易遵守這些新規定。
碳足跡標籤與企業優勢圖/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
圖1-1.碳足跡標籤標章/資料來源/碳足跡資訊網
碳足跡標籤的申請程序為何?
碳足跡標籤的申請過程涉及多個階段,從初步的碳足跡計算到最終的標籤獲得,每一步都是為了確保產品的碳排放資訊準確、透明。以下是碳足跡標籤申請的一般流程、審查標準、所需時間、以及取得標籤後的維護事項,並特別提及產品類別規則(PCR)的重要性。
申請流程
準備階段:
帳號註冊:碳足跡標籤資訊網註冊帳號及建立盤查表、基本資料表等。
確定產品範圍:明確定義將進行碳足跡評估的產品範圍。
瞭解產品類別規則(PCR):PCR是指導如何計算特定產品類別碳足跡的標準化文件。每個產品類別的PCR可能不同,需根據產品特性選擇或開發撰寫透過申請取得適用的PCR(請參酌後續)。
計算碳足跡:
根據選定的PCR,收集產品生命週期內相關階段的數據,包括原料採購、製造、運輸、使用和廢棄等。
編制報告:
將碳足跡計算結果編制成碳足跡標籤的盤查報告,進行碳數據量化並確保報告符合相關產品規則PCR標準。
第三方查證:
提交碳足跡報告給認證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驗證量化計算的碳排放數據,以驗證計算的準確性和報告的完整性。
獲得碳足跡標籤:
完成第三方審核後,向相關環保或標準化機構(碳足跡標籤資訊網註冊)提交碳足跡標籤申請。
一旦報告通過審查,產品將獲得碳足跡標籤,可以在市場上展示其碳足跡性能。
審查標準
審查過程主要基於產品的PCR和國際標準(如ISO 14067),確保碳足跡計算的方法學、數據質量和報告的透明度。
取得時間或期間
從開始準備到獲得碳足跡標籤的時間範圍廣泛,取決於產品複雜性、數據收集和審查過程。一般而言,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到一年不等。
取得標籤後的維護事項
有效期限:碳足跡標籤通常有有效期,如三年或五年,需要定期更新。期滿後,需要重新評估和申請。
持續改進:企業應持續尋找減少產品碳足跡的機會,並在必要時更新其碳足跡資訊。
監控和報告:根據PCR和標籤要求,定期監控和報告產品碳足跡的變化。
產品類別規則(PCR)
PCR是碳足跡評估的核心,為確保不同產品間碳足跡計算的一致性和可比較性提供了方法學框架。選擇或開發適用的PCR是申請碳足跡標籤過程中的關鍵步驟。
碳足跡標籤申請及產品類別規則(PCR)指導順序/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
碳標籤(標章)取得流程
申請準備:依據查證聲明書或總結報告開始申請準備。
系統申請:進行碳標籤系統申請。
文件提交:提交申請及相關文件。
審核與核發:等待審核與碳標籤核發。
透過產品碳足跡資訊網線上申請甘特圖/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
產品類別規則(PCR)制定程序為何?
產品類別規則(PCR)制定流程的關鍵步驟:
產品類別規則(PCR)制定流程:
初始階段:
確認現有產品類別規則文件之適用性。
擬定產品適用範圍及填寫產品類別規則文件基本資料表,至產品碳足跡資訊網提出案件申請。
工作小組確認是否需要訂定新的PCR,若需要,環境部將給予文件登錄編號。
準備階段:
研擬產品類別規則文件草案(一)版。
基本資料表經環境部審核通過後,自行至系統上傳草案(一版)。
於網路預告14日以上,供利害相關者審閱。
磋商階段:
依據草案(一)版內容,邀請利害相關團體、對象及三人以上專家學者召開研商會議。
參酌各方意見研擬草案(二)版後,並於工作小組開會前於網路方式預告(至少一周)。
完成階段:
提送工作小組審查,並列席會議。
文件審查通過,由環境部公告於網路平台。
這個流程確保了PCR的制定過程是透明的,並且考慮了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從而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指南,用於確定特定產品類別的碳足跡計算方法。
產品類別規則(PCR)制定程序圖KPI/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
減量標籤
減量標籤則是指標示產品或組織在特定時間內成功減少碳排放量的標籤(參酌圖2-1.碳足跡減量標籤標章)。這類標籤通常用於展示企業對於永續發展和減碳承諾的具體成果,對於提升企業形象和消費者信任度有顯著效果。
產品碳足跡減量標籤的比較基準
比較對象:產品碳足跡減量標籤的評估是基於同一公司的同一產品在不同時間點的碳足跡數值進行比較。這意味著,評估的焦點是該產品在實施特定減碳措施前後的碳排放量變化。
自我比較的重要性:通過將產品的當前碳足跡與基線年份的碳足跡進行比較,企業可以具體量化其減碳努力的成效。這種自我比較有助於確保減碳措施的實施是基於可靠的數據和具體的成效評估。
碳足跡減量標籤的實質要求
實質減碳行為與成效:獲得碳足跡減量標籤不僅需要展示減碳的意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實際的減碳行為達到明確的減碳成效。這包括實施有效的減碳策略和措施,如能源效率提升、使用可再生能源、優化生產過程等。
減量承諾:企業需要承諾在5年內實現至少3%的碳排放減量。這個目標設定了一個明確的量化標準,要求企業不僅要實施減碳措施,而且要確保這些措施能夠帶來實質性的碳排放減少。
滿足低碳減量轉型策略
產品碳足跡減量標籤是一種重要的環境認證,它不僅鼓勵企業採取實質性的減碳行動,而且通過具體的減碳成效要求,確保這些行動能夠對環境產生正面影響。
對於有減量計畫或策略的企業而言,深入理解這些要求和標準對於產品設計和實施有效的減碳策略至關重要。
以高鐵為例:
台灣高鐵提供的「高鐵運輸服務」,2014年首度取得碳足跡標籤,碳足跡38gCO2e當量每人/每公里,為展延碳足跡標籤有效期限,2017年再重新申請碳足跡盤查及查證作業,碳足跡含量為34gCO2e當量每人/每公里,因高鐵公司達成3年內具減碳量效益3%以上承諾,故取得減碳(量)標籤的標示標章。
台灣高鐵「高鐵運輸服務」碳足跡標籤標章/資料來源/台灣高鐵
圖2-1.碳足跡減量標籤標章資料來源/碳足跡資訊網
碳減量標籤涉及「基線申請」和「承諾達成」兩個比較情境
進行減碳標籤申請的流程涉及兩個主要階段:「基線申請」和「承諾達成」申請。這一過程旨在鼓勵和認證企業或組織在減少碳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以下是減碳標籤申請流程的詳細步驟:
一、基線申請階段
確定基線年份:
選擇一個特定年份作為減碳努力的參考點。
計算基線碳足跡:
根據基線年份的數據計算組織或產品的碳足跡。
提交基線申請:
向相關機構提交基線碳足跡報告和其他必要文件。
基線申請審核:
由第三方或認證機構審核提交的基線碳足跡報告。
基線認證:
一旦基線申請通過審核,將獲得基線認證,這是進行下一階段申請的前提。
二、承諾達成申請階段
設定減碳目標:
基於基線碳足跡,設定具體的減碳目標和計劃。
實施減碳措施:
根據減碳計劃實施相應的減碳措施。
計算減碳成果:
在達到預定目標年份後,計算並確認減碳成果。
提交承諾達成申請:
向相關機構提交減碳成果報告和其他證明文件。
承諾達成審核:
由第三方或認證機構審核提交的減碳成果。
獲得減碳標籤:
一旦承諾達成申請通過審核,將獲得減碳標籤,作為減碳成果的認證。
這一流程不僅要求組織有明確的減碳目標和計劃,還需要通過實際行動達成這些目標,並通過第三方審核來證明其減碳成果。減碳標籤的獲得是對組織在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努力的認可
進行減碳標籤申請的流程涉及兩個主要階段:「基線申請」和「承諾達成」申請。這一過程旨在鼓勵和認證企業或組織在減少碳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
減碳標籤線上申請流程/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
減量標籤對的幫助有哪些?
碳足跡減量標籤是一種環境標識,用於證明特定產品、服務或活動在一定時期內成功實現了溫室氣體排放的實質減少。這種標籤不僅反映了企業對於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承諾,也是ESG永續報告書(ESG)策略的一部分。對於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碳足跡減量標籤具有多方面的正面影響:
1. 增強品牌形象與信譽
在當今社會,消費者和投資者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環境影響。擁有碳足跡減量標籤的企業能夠向市場展示其積極參與減碳和永續發展的努力,從而提升品牌形象和信譽。這種正面形象的提升有助於吸引那些重視環境保護的消費者和投資者,進而擴大市場份額和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
2. 提升消費者信任
碳足跡減量標籤提供了一種量化的方式來展示企業減碳的成果,這種透明度有助於建立消費者的信任。當消費者相信企業在積極減少其環境影響時,他們更有可能購買該企業的產品或服務,這直接促進了銷售增長。
3. 提高市場競爭力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碳足跡減量標籤成為企業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這種標籤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在同行業中樹立環保領導地位,還能在投標和供應鏈管理中獲得優勢,因為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在選擇供應商時會考慮其環境績效。
4. 促進內部管理改善
為了獲得碳足跡減量標籤,企業需要對其碳排放進行詳細的監測和管理。這個過程不僅有助於識別減碳機會,還能促進能源和資源的效率使用,從而降低運營成本。長期來看,這種內部管理的改善將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也為環境帶來益處。
5. 滿足法規要求和市場趨勢
隨著全球對於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日益嚴格,碳足跡減量標籤有助於企業預先適應這些變化,減少未來潛在的法律和財務風險。此外,這種標籤也使企業能夠順應市場趨勢,保持其產品和服務的相關性和吸引力。
表1:碳足跡減量標籤實施前後企業效益比較/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
減量標籤圖表分析法(建議分析表述方式)
圖1:碳足跡減量標籤對企業影響分析
X軸:時間(年)
Y軸:影響程度(高/中/低)
曲線1:品牌形象與信譽提升
曲線2:消費者信任增加
曲線3:市場競爭力提高
曲線4:內部管理改善
曲線5:法規適應與市場趨勢順應
碳足跡標籤&碳減量標籤 區別註釋
碳足跡標籤
定義:顯示一個產品在其生命周期內(從原料採集、生產、運輸、使用到最終處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
目的:幫助消費者了解購買和使用特定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從而做出更環保的選擇。
減量標籤
定義:證明產品或服務在一定時期內成功實現了碳排放的減少。
目的:展示企業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增強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碳足跡減量標籤申請流程概述
碳足跡減量標籤的申請過程是一個涉及多個階段的復雜程序,旨在確保企業的減碳努力得到正確評估並符合特定標準。以下是該流程的主要步驟:
1. 初步評估
目的:確定企業的基線碳足跡,理解其碳排放的主要來源。
活動:收集初步數據,包括能源使用、原料採購、產品製造、運輸等。
2. 碳足跡計算
目的:準確計算企業當前的碳足跡。
活動:使用國際認可的碳足跡計算工具和方法進行詳細計算。
3. 減碳目標設定
目的:設定具體、可量化的減碳目標。
活動:基於初步評估和碳足跡計算結果,設定短期和長期減碳目標。
4. 減碳措施規劃與實施
目的:規劃並實施有效的減碳措施達到減碳目標。
活動:開發減碳計劃,包括能效提升、再生能源使用、運輸優化等。
5. 監測與報告
目的:監測減碳措施的實施效果,並進行報告。
活動:定期收集碳排放數據,評估減碳成效,準備減碳報告。
6. 第三方驗證
目的:確保碳足跡減量報告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活動:選擇認可的第三方機構進行碳足跡減量的獨立驗證。
7. 申請與獲得標籤
目的:正式申請碳足跡減量標籤並獲得認證。
活動:提交所有必要文件,包括減碳報告和第三方驗證結果,等待審核與批准。
圖表與分析建議
1.甘特圖表示
X軸:時間軸,展示整個申請流程的時間規劃。
Y軸:列出上述每一步驟的主要活動。
條形:每個活動的開始和結束時間,顯示整個流程的時間分配和重疊。
2.KPI設定表
指標:設定每個階段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如碳足跡計算的準確性、減碳措施的實施進度、第三方驗證的成功率等。
目標值:對應每個KPI設定具體的目標值。
實際值:記錄在實施過程中每個KPI的實際達成情況。
3.流程圖
圖形表示:使用流程圖形式展示上述步驟的邏輯順序和相互關係,包括決策點、活動階段和可能的迴路。
這些圖表和表格能夠幫助企業和利益相關者更好地理解碳足跡減量標籤申請的復雜性和時間安排,同時提供一個清晰的視覺參考,以支持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減(碳)量標籤申請流程圖/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
碳標籤常見問題
什麼是碳標籤?
碳標籤是一種標示,顯示產品在其生命周期內(包括原料採購、生產、運輸、使用和處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目的是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能夠考慮到其對環境的影響。
碳標籤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碳標籤的計算通常基於生命周期評估(LCA)方法,這涉及到評估產品從原料採集、生產、運輸、使用到廢棄的全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如何獲得碳標籤認證?
獲得碳標籤認證通常需要通過第三方機構的評估和驗證。這包括提交產品的生命周期評估報告,並證明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減量標籤常見問題
什麼是減量標籤?
減量標籤是指證明產品、服務或組織在一定時期內成功實現了碳排放減少的標籤。這類標籤旨在表彰和鼓勵減碳努力。
如何計算減少的碳排放量?
減少的碳排放量通常通過比較基線年份的碳排放量與目標年份的碳排放量來計算。這要求有可靠的數據收集和確保計算方法的一致性。
減量標籤的好處是什麼?
獲得減量標籤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市場競爭力,並吸引更多關注環境可持續性的消費者。此外,它也有助於企業識別和實施更有效的減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