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CBAM歐盟申報、碳足跡標籤及報告、ESG永續報告書/IFRS( S1、 S2) 、EcoVadis、TCFD報告書、CDP碳揭露問券計畫、碳權額度、碳抵換專案、國際倡議(RE100、SBTi)、低碳轉型顧問輔導
(一)兩者在應用領域明顯差異比較
ISO 14064-1與GHG Protocol在應用領域差異比較/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彙整
(二)兩者在溫室氣體盤查劃分排放源及範疇差異比較
ISO 14064-1與GHG Protocol在溫室氣體盤查劃分/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彙整
(三)ISO14064-1多以自願性公開揭露或特定國家政策要求溫室氣體登錄揭露;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被特定國際倡議或專案要求的會計與報告如下:(但仍有部分倡議接受認可ISO的相容性)
GHG Protocol被倡議或專案建議或要求/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彙整
在全球氣候行動中,溫室氣體(GHG)盤查的準確性和一致性至關重要。ISO 14064-1和GHG Protocol是兩套國際公認的溫室氣體盤查標準,它們提供了組織在溫室氣體盤查、報告和減少排放方面的框架。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兩套標準的主要差異,幫助組織根據自身的特定需求選擇適合的溫室氣體盤查方法。
一、標準的範圍和目標
ISO 14064-1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的,主要針對組織層級的溫室氣體排放和移除的量化、監測和報告。該標準提供了一套嚴格的指南,旨在提高溫室氣體數據的準確性、透明度和一致性。ISO 14064-1特別適用於需要符合國際或地區法規要求的組織,並且支持第三方驗證,以提升報告的可信度。
相比之下,GHG Protocol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商業理事會可持續發展(WBCSD)共同開發,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框架,包括組織直接排放(Scope 1)、間接能源排放(Scope 2)以及其他間接排放(Scope 3)。GHG Protocol的目標在於幫助企業全面了解其碳足跡,並促進全球供應鏈中的溫室氣體管理和減排。
二、組織邊界和排放範疇的定義
在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時,確定組織邊界是一個關鍵步驟。ISO 14064-1通過控制方法(操作控制或財務控制)來確定組織邊界,這有助於確保數據的準確統計和責任的明確劃分。此外,ISO 14064-1主要關注直接排放和間接能源排放,較少涉及其他間接排放。
而GHG Protocol則要求組織考慮所有三個範疇的排放,特別是Scope 3,這是GHG Protocol與ISO 14064-1最大的不同之處。Scope 3涵蓋了供應鏈、產品使用和其他外部活動所產生的排放,這要求組織必須進行更為廣泛的數據收集和更複雜的計算。
三、計算和報告要求
ISO 14064-1對溫室氣體盤查的計算和報告有嚴格的指南,強調需要定期進行重新計算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它也提供了詳細的指南,如何進行不確定性分析,以及如何處理生物源排放和地理儲存的二氧化碳。
GHG Protocol則提供了多種計算工具和指南,以協助組織計算和報告各範疇的排放。此外,它還鼓勵組織公開其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成效,進一步推動企業的透明度和對外責任。
四、驗證和審核
ISO 14064-1特別強調第三方審核的重要性,為的是增加溫室氣體報告的公信力。它提供了一套詳細的第三方審核標準,包括審核員的資格、審核過程和審核報告的要求。
GHG Protocol則提供靈活性較大的驗證選項,允許組織根據自身的特定情況選擇適合的驗證方法。雖然GHG Protocol鼓勵組織進行第三方驗證,但並非強制要求,這使得其在應用上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選擇ISO 14064-1或GHG Protocol取決於組織的具體需要、溫室氣體盤查的範圍以及所在地區的法規要求。ISO 14064-1更適合需要嚴格遵守國際標準和法規的組織,而GHG Protocol則適合那些希望全面理解其溫室氣體影響並積極參與氣候行動的企業。
通過了解這兩套標準的區別和特點,組織可以更有效地制定和實施其氣候策略,並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持續的環境改善和永續發展。
ISO 14064-1及GHG Protocol意義區別差異表/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
ISO 14064-1和GHG Protocol在概念上有相似之處,如都涉及直接和間接排放的劃分,但GHG Protocol提供了更廣泛的供應鏈間接排放細分,使其更適合全球性的企業進行詳細和全面的溫室氣體管理。ISO 14064-1則更加強調滿足法規要求和外部核查的需要。
一、全球氣候挑戰與企業責任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對環境、社會和經濟帶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企業和組織面臨著日益增加的壓力,以量化、管理及報告其溫室氣體(GHG)排放。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出現了多種國際標準,幫助企業確定其碳足跡並實施有效的減排策略。
二、兩者溫室氣體盤查標準發展
2.1 ISO 14064-1 標準概述
ISO 14064-1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專門用於組織層面的溫室氣體排放盤查和報告。該標準的設計考慮到了全球多樣化的法規要求,強調了核查和驗證過程的嚴謹性,以確保報告的準確性和透明性。特別適用於需要遵守特定國家或地區法規的企業,並且對於那些需要進行外部審計和法規報告的組織來說尤為重要。
2.2 GHG Protocol 標準概述
GHG Protocol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企業理事會可持續發展項目(WBCSD)共同開發,提供了一個更為全面和靈活的框架。涵蓋了直接排放(範疇1)、間接能源排放(範疇2)和其他間接排放(範疇3),後者詳細劃分為15個不同的類別,包括從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到員工通勤和投資等方面。
三、標準的應用範圍與核查驗證要求的差異
3.1 ISO 14064-1的法規符合與驗證要求
ISO 14064-1通常在需要嚴格符合法規的情況下使用,強制要求獨立第三方驗證,以確保準確性和遵守相關法規。
3.2 GHG Protocol的靈活性與全球一致性
GHG Protocol則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適用於希望在全球範圍內統一報告溫室氣體排放的企業。鼓勵自願性驗證或第三方驗證,增強報告的透明度和全球一致性。
四、選擇適合的標準以應對全球氣候行動
企業在選擇這兩個標準時應考慮自身的業務需求、法規遵守要求以及氣候行動目標。ISO 14064-1和GHG Protocol都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以支持企業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但它們各自的特點和焦點確定了適用的具體場景。透過這些工具,企業可以更好地量化和管理其碳足跡,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持續的氣候行動。
ISO 14064-1與GHG Protocol詳細比較彙總表/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彙整
在全球範圍內,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排放管理已經成為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與責任。隨著國際社會對氣候行動的呼籲日益增強,兩個主要的國際標準——GHG Protocol及ISO 14064-1——成為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和報告的重要工具。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兩個標準的主要差異,以及企業在選擇標準時應考慮的因素。
一、標準概覽與範疇類別
1.1 ISO 14064-1(國際標準)
ISO 14064-1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制定的溫室氣體盤查和報告標準,專注於組織層面的溫室氣體盤查,包括排放的計算、報告、盤查和驗證。此標準幫助組織建立內部機制來量化、監控、報告和驗證或確認其溫室氣體排放和移除。ISO 14064-1提供了組織層面的溫室氣體盤查與報告的框架,主要集中於直接和能源間接排放,並未像GHG Protocol那樣具體細分其他間接排放的類別。然而,ISO 14064-1中包含的主要類別包括:
類別1-Category直接排放(Direct Emissions):來自於組織擁有或控制的設施和設備。
類別2-Category能源間接排放(Energy Indirect Emissions):源自於消耗的購買電力、熱能或冷卻能源。
其他間接排放(Other Indirect Emissions):ISO將其他間接分為類別3~6(Category 3~6) 涵蓋了企業間接控制的排放來源,這些類別提供了一個框架,幫助組織盤查與報告那些不直接由自己的操作所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
類別3-Category:運輸排放(Transportation Emissions)
涵蓋組織活動中所涉及的非直接控制的運輸活動,包括員工通勤、商務旅行以及產品的運輸等。
類別4-Category:上游活動排放(Upstream Activities Emissions)
包括所有上游供應鏈活動所產生的排放,如原材料採購、生產過程中的排放等。
類別5-Category:下游活動排放(Downstream Activities Emissions)
涉及組織產品或服務在銷售後,於消費者使用和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排放。
類別6-Category:其他(Other)
包括所有其他類別外的間接排放,如租賃的資產排放、投資排放等,這類排放可能因組織的具體業務模型或行業特性而異。 這些類別主要集中於企業直接操作控制範圍內的排放,並對間接排放進行一般性描述,不具體細分像GHG Protocol中範疇3共15個價值鏈的多樣化類別。這種方法側重於為那些需要具體法規遵從和詳細報告直接及部分間接排放的組織提供框架。
1.2 GHG Protocol(溫室氣體議定書)
GHG Protocol是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和世界企業理事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共同開發的一套全面的國際標準,旨在幫助企業量化、管理及報告其溫室氣體排放。
此標準包括三大範疇:
範疇1(Scope 1: Direct Emissions):直接排放,來自於企業自身控制的設施和活動。
範疇2(Scope 2: Indirect Energy Emissions):間接能源排放,主要指購買的電力、熱能或冷卻水的排放。
範疇3(Scope 3: Other Indirect Emissions):其他間接排放,GHG Protocol中的範疇3涵蓋了組織供應鏈中的其他間接排放,這些排放雖不源自直接運營活動,但對組織的整體碳足跡有顯著影響。範疇3被細分為以下15個類別(Category1~15):
購買的商品和服務(Purchased Goods and Services)
資本貨物(Capital Goods)
燃料和能源相關活動不包含在範疇1和範疇2內(Fuel- and Energy-Related Activities Not Included in Scope 1 or Scope 2)
上游運輸和配送(Upstream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廢棄物的產生(Waste Generated in Operations)
業務旅行(Business Travel)
員工通勤(Employee Commuting)
上游租賃的資產(Leased Assets, Upstream)
下游運輸和配送(Downstream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已售產品的加工(Processing of Sold Products)
已售產品的使用(Use of Sold Products)
已售產品的終生處理(End-of-Life Treatment of Sold Products)
下游租賃的資產(Leased Assets, Downstream)
特許經營(Franchises)
投資(Investments)
二、核心差異與應用
2.1 適用範圍與方法學
ISO 14064-1則提供了供自願性揭露得嚴謹指導,專注於提高報告的準確性和透明度,適用於需要公開驗證報告的組織。而GHG Protocol提供了一個包含供應鏈所有可能排放的框架,非常適合需要進行全面溫室氣體責任管理的大型企業及參與國際供鏈一環的國際倡議組織。
2.2 法規依據與遵循
GHG Protocol常被視為國際商業溫室氣體報告的行業標準,特別是在供應鏈(value chain)和產品生命週期評估方面。
相比之下,ISO 14064-1常用於滿足具體國家或地區的法規要求,其核查和確認過程符合國際標準,並建議透過協力廠商查驗證機構進行驗證及確信保證。
2.3 驗證與可信度
ISO 14064-1則要求進行獨立的協力廠商驗證,以符合國際認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標準,這對於政府報告或法規遵循尤其重要。
GHG Protocol鼓勵企業進行自願性驗證,以增強報告的可信度。
三、選擇適用的建議
選擇適合的溫室氣體盤查標準應基於組織的特定需求,包括:
業務範圍:跨國企業可能更偏好GHG Protocol因其全球通用性強;而本土企業或需符合地方法規的可能偏好ISO 14064-1。
報告目的:若目的是提升透明度並參與國際倡議,GHG Protocol可能更適合;若為遵守法規或參與政府項目,ISO 14064-1則更為妥適。
利害關係人要求:客戶、投資者或監管機構的特定要求也會影響標準的選擇。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企業與組織的溫室氣體管理策略需要靈活且具前瞻性。GHG Protocol和ISO 14064-1作為兩個主要的國際標準,各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應用場景。組織在選擇適合自身的標準時,應全面考慮其業務性質、法規要求及未來發展戰略,以確保其溫室氣體管理和報告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GHG Protocol和ISO 14064-1兩個標準中的範疇(Scope)和類別(Category)概念容易混淆:
GHG Protocol將溫室氣體排放劃分為3個範疇:
範疇1: 直接排放
範疇2: 能源間接排放
範疇3: 其他間接排放,並細分為15個類別(1-15)
ISO 14064-1則將排放劃分為6個類別:
類別1: 直接排放(對應範疇1)
類別2: 能源間接排放(對應範疇2)
類別3-6: 其他間接排放,包括運輸、上游/下游等(概括對應範疇3)
兩者在對間接排放(範疇3/類別3-6)的細分程度不同,GHG Protocol更加詳細。
選擇使用哪個標準需根據組織具體需求和適用規範。
總的來說,兩個標準在基本概念上是相似的,但GHG Protocol對供應鏈等間接排放有更細緻的劃分。
ISO 14064-1 和 GHG Protocol雖然都旨在指導組織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和報告,但它們在實施細節、目的和法規適應性方面有顯著不同。GHG Protocol 更適用於全球性的企業尋求全面地管理其碳足跡,而 ISO 14064-1 則適用於需要嚴格遵守特定法規的組織。選擇適合的標準應基於組織的特定需求、業務性質以及法規要求來決定,以確保溫室氣體管理和報告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ISO 14064-1與GHG Protocol差異分析/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彙整
ISO 14064-1和GHG Protocol在概念上有相似之處,如都涉及直接和間接排放的劃分,但GHG Protocol提供了更廣泛的供應鏈間接排放細分,使其更適合全球性的企業進行詳細和全面的溫室氣體管理。ISO 14064-1則更加強調滿足法規要求和外部核查的需要。
ISO 14064-1及GHG Protocol範疇與類別差異表/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彙整
ISO 14064-1溫室氣體分類/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彙整
GHG Protocol 排放範疇和類別/資料來源/步臻低碳策略彙整